雾霾与健康

  霾天气,全球各地也频发极端天气,引起人们对健康的忧虑。雾霾是什么?怎样正确认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防护?这些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雾霾、PM2.5都是什么?

  雾霾(fog and haze)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一种天气现象。在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霾天气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

  霾的水分含量低于80%,因含有灰尘、硫酸、硝酸和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微细的粒子而呈黄色、橙灰色。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小且分布较均匀,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PM是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的英文缩写。PM100是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即每立方米空气所含直径>10μm,而≤100μm的颗粒物的量,这样的颗粒物通常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不能沉积到下呼吸道,所以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不大。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空气悬浮颗粒物为PM10和PM2.5,均为呼吸道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2.5μm,而≤10μm的悬浮颗粒物含量。它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但主要沉积在大小气道,若年均PM10>20μg/m3,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PM2.5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直径≤2.5μm(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的颗粒物量,被吸入人体后不易被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因此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 2.5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PM2.5颗粒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不容易被阻挡而进入末梢气道、肺泡,甚至血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和精神等。PM2.5颗粒可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发作,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一致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严重。国外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每上升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可增加3.4%,心血管病增加1.4%,每日总死亡率上升1%。据欧盟报道,PM2.5可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雾霾天气与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有关,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等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因雾霾而触发。雾霾还可导致人们的心理障碍、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压抑等症状,其中首当其冲是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然而,至今人们对雾霾的科学认识仍远远不系统、不完整。它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哪些、有多严重,都尚无权威结论。对具体患者而言,疾病是否由雾霾引起很难确定,因为雾霾对人体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也有个体体质因素及对雾霾成分敏感性的因素。